笔下文学 > 盲帝 > 44.朦胧

44.朦胧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ixia.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抵是由不可见到可见之变化缘故,赵璟煊心知沈珵的态度与往日并无差别,但总觉有些地方好生奇怪,他细细思索,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

    便是如今另有正事,他才将这异样的感觉搁置一旁,沈珵来到近前行了一礼,他就“嗯”了一声算作回应,而后开门见山道:“陈三连方才寻来要见我。”

    沈珵并不奇怪,他接过庆来的位置,扶着赵璟煊进了室内,一边道:“王爷见过他了?”

    赵璟煊随意坐下,左右看了看,才恍然发现庆来不知去哪里了,屋子里除了他同沈珵二人,也不曾有其他丫头小厮之类,他对此不感兴趣,听过沈珵的话,就略抬了抬嘴角,直接道:“你指点他前来寻我,我若不见,岂不是落了你的面子。”

    落沈珵面子的事情赵璟煊做过不少,当面也不是没有过,无论如何都是不缺这一件的。这一点两人心知肚明,赵璟煊随口嘲讽,便在沈珵耳边转过一圈,也不会有人将它放在心上。

    沈珵就摇头,略笑道:“并非在下缘故,但若王爷听闻此事,定然是要管的。”

    赵璟煊讽道:“你倒是知我甚详。”

    沈珵笑着再次摇头,道:“是王爷了解自己。”

    赵璟煊就不再跟他扯,直接道:“你先前刻意点出那季哲明身份,如今又提点他友人前来寻我解难,打的又是什么算盘。”

    当面出言点破沈珵在背后做的一些动作,如今尚属首次,而后又直截了当问其究竟,便是不按沈珵的路数来走。沈珵此人说话做事无不是转过几道才能明白,如此直白并非他之作风,但赵璟煊偏生如此相问,沈珵听了却不意外,笑意不变,只是注视着赵璟煊,眼角弧度略显无奈。

    庆来进得门来,身后几个丫头捧着方制好的热茶并一些点心果子,都是赵璟煊常用的。他使几个丫头将东西放下了,正要吩咐她们下去,一抬眼便见沈珵之神情,不由一顿。

    沈珵笑着侧头看了他一眼,庆来连忙垂下眼,将茶奉与赵璟煊,依沈珵之意将东西在一旁放了,也不敢多说什么,行了一礼便同丫头们一起退下去。

    “王爷可知我大楚开国至今,年岁几何?”沈珵收回视线,径自说起了毫不相干的话题。

    赵璟煊算是习惯了他这作风,略侧过身子将手中茶盏放下。作为皇室子孙,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午夜惊醒,也能立时脱口而出。

    “自□□立国至今,历十三朝,计二百三十七年。”

    沈珵微笑颔首,褒赞两句,接道:“亲王一例,自□□始。大楚国祚绵延至今,细数十三朝,亲王总计不出双手之数,其中,更唯殿下此脉有所不同。”

    这一点赵璟煊自然也是清楚,他十四岁封王之时,震动朝野。起先只是皇帝在一次宴会中随口提起为当时十三岁的三皇子封王,次日便有大小官员上书请皇上三思,等到真正下昭祭祖之时,便是直接有老臣上书乞骸骨还乡去了。

    他从来都明白自己这王位如何尊崇,大楚立国至今,除□□得天下后封自己诸子为王之外,其余亲王最后无不是登上太子之位,继承大统。当初的他虽未想得如此长远,但也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便不会有什么大波折之类,更是从未想过他有一天会落到如今这般境地,虽仍顶着这亲王头衔,却是讽刺至极。

    他便嗤笑道:“自然是与众不同,谋逆削爵不死又复爵,莫说大楚二百多年,就是往上细数千年,也找不到一个本王这般奇特的了。”

    他这话说出来,虽是自嘲,较过去而言却也少了许多针对,沈珵一路过来,对赵璟煊的变化最为清楚,如今赵璟煊同他言语之间颇为随意,便已不似初始之时那般压抑。抑不如释,堵不如疏,对于这般变化,沈珵便是顺其自然。

    这其中转变,赵璟煊或许不曾注意到,但他身边之人都是看得明白。春桃在外头扣门的时候便听到他方才那一句,同河南那夜爆发后浑身是刺的赵璟煊相比,如今的他已将满身扎人的防备收敛起来,光是平心静气同沈珵进行交谈,便已是殊为不易。

    她不知初到赣州那日贺去同赵璟煊说了什么,联想到方才赵璟煊吩咐她去找文昶时所察觉到的些许异样,便觉这转变虽来得莫名,到底是往有利于他的方向去。

    只是沈珵还是一如既往,春桃扣门之后,便没听见沈珵说话,她通报文昶已来了,过了片刻,才听赵璟煊问:“你可方便?”

    沈珵这才出声:“自然随王爷之意。”

    春桃立在门边不敢出声打扰,但赵璟煊很快吩咐让文昶稍等片刻,她便领了命要去稍作安排,只是走得略慢了些,就不免听到里头谈话又继续下去。

    赵璟煊道:“你既还未说完,不如直言。”

    沈珵就道:“如王爷所愿。”

    春桃匆匆离去,便不敢再听。

    门后赵璟煊听外头脚步声离去,以手支颌,便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沈珵见状弯了弯嘴角,仍是站在一旁,手中多了一柄玉尺。

    “依大楚之律,诸王分藩不赐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大楚立国至今,除殿下外,皆是如此。”

    赵璟煊听过便是一怔,而后道:“你是说……”

    他少年封王,因年幼并未出宫建府,封王程序本就繁琐异常,其后诸多琐事也是使人不甚明了。那时诸事皆有专人打理,赵璟煊所知道的也只是他手中亲王印信等象征之物,对于不相关联之事,也不曾费许多心思。

    他先前只知亲王封王后多数前往封地,直至成为太子回京而后登基。因本朝此前并无亲王,他便不曾知晓此封地非彼封地,亲王一名,到底也只算个尊贵的爵位。

    沈珵道:“当日圣上诏书有言,英王封地依汉时例,殿下治广西一省,享一省税收;广西千里之土,其上百姓皆奉殿下为尊;省内政务,全由殿下之命;各地驻军,听从殿下调遣。”

    赵璟煊这才明白他的封地意味着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裂土封王,只要他到达广西,这个地方就会成为大楚的国中之国。

    有军队,有税收,年月一长,一省百姓便只知亲王之名,不知其上还有帝王,这无疑是坐在那个位置的人最为忌惮的事情。赵璟煊想不明白,他那父皇到底是作何打算,既要保住他性命,又给他无上尊荣,直接将他推到赵璟熠这个太子的敌对处。

    他只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日渐进,他便愈发感觉自己身后诸事未平,存于世间便是如履薄冰,不敢有半分懈怠才是。初始之时以为收敛声息一切本分,下半生至少安稳无虞,时至今日却无法再做这般臆想,他已认清自己的位置,纵横交错的是棋盘,也是蛛网,他便如同那棋盘上一粒棋子,蛛网间弱小飞虫,身处他人未知布局种种算计当中,不是围困至死,就是挣扎脱困,逃出生天。

    赵璟煊一瞬之间又想到许多,而后猛然惊醒,思及当日贺去之言,便觉自己也不知从何时开始,要将旁人一句话反复思量细解其意,若是有人刻意为之,他轻易便要落入其中。

    面前这人有意无意顿了一下,而后接道:“季哲明此人,年仅双十便得亚元,才学之上即是不亏。近日贺去从旁相看,观此人胸中有丘壑,德行亦是不差,便可为金榜之才、有能臣之相。”

    他这话说得清楚了,赵璟煊这才明白,这是要他将此人笼络过来为己所用。便如他所言,此人确是个人才,只是他非但不为储君打算,反倒将人推了过来,不得不说沈珵这差事做得是尽职尽责。

    除此之外还有贺去此人,这是沈珵首次同赵璟煊明确提到此人,便是默认了其中诸多关联。当日贺去前来寻赵璟煊,自称同庆八年江西解元,便是未经会试入殿试,既有功名,又不受诸多挟制,后来到沈珵处挂了名领个闲散差事,皇帝即便知道,天下之大人才辈出,新科进士俱是可用之才,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眼下这季哲明才学不差,身世经历就如同为赵璟煊量身打造,他困于此处,外头也没有丝毫消息,只怕再过不到一年,便不会有人记得他是谁。赵璟煊身边如今确是鲜有亲信能人,他以往只当安分守己不越过太子那条界,但如今若再如此打算,非但不可能得一份安稳,反倒要因其弱小落入更为惨烈的境地。

    即便是乞丐,也要有几分本事,才能护住自己不被那想甩也甩不脱的金子害死。

    赵璟煊想到这一层,面上就无可无不可,他也不表态,反倒提起另一茬。

    “自京城启程之时就听闻将军府中侧室有孕,年内便要生产,如今年节已过三月有余,不知贵公子可好?”

    即便是沈珵也没有料到他会提到这件事,不过赵璟煊此时突然换了一种口吻,倒是同初始之时一般无二,沈珵料想他应当要说些什么,只是打头绕了个圈子,便像是刻意而为了。

    沈珵一眼看破他的打算,面上笑意愈发温醇,便道:“蒙王爷惦念,犬子降生已有四月,如今一切安好。”

    赵璟煊略点了点头:“可曾取名了?”

    沈珵见他那副漫不经心兴致缺缺的模样,便知他对此并无兴趣,只为了其后正题不得不忍耐。他先前俱是直言直语,这般虽有讽刺之意,却也使他想听听他最后到底要说些什么了。

    “族名为濯,世代依水,取海晏河清之意,定名濯清。”

    赵璟煊支着头闭了闭眼睛,待那酸胀之感减退些许,才睁开看向那依旧站立一旁的素色虚影,慢慢道:“我听闻将军尚未迎娶正室?”

    沈珵眉梢一挑,大致清楚他要说什么了。在京中之时,这般言语他也有所听闻,父亲那边,更是屡次劝导。

    他面色不变,眉眼温和,便如同寻常男子遭问及一般应了是。

    赵璟煊又道:“既如此,可有倾心女子了?”

    沈珵嘴角轻扬,抬眼将赵璟煊看了一看,道:“是因缘未至。”

    赵璟煊毫不意外迅速道:“以贵公子这等身份,自然是以嫡母教导为佳。只是我观将军这般人物眼界,有所倾心之事大抵是艰难非常。”

    沈珵但笑不言,赵璟煊只朦胧见他面貌轮廓,于神情之上并不十分清晰,却也自若接道:“世道艰难,便因多有虚情假意之辈,而难寻两心相印之人。世人千面,难免逢场作戏,一旦若此,即便有所倾心,也是得不偿失。”

    沈珵见他毫无知觉,却说出这样一番话,眼中也有异样神光一闪而逝。他注视着说完便径自起身理了理衣裳的赵璟煊,轻声笑道:“王爷当真是心境明澈,智慧通透之人。”

    赵璟煊讽刺他虚情假意无从取信于他人,虽不知最后为何鬼使神差加了一句,但一路弯子绕下来,他早已是不耐,如今达到目的,便也无意沈珵如何回答,直接回道:“自然比不得你。”

    他几步走了过去,在沈珵身边站定,略一抬嘴角,又道:“季哲明此事你想必已遣人探查清楚,我不过做个由头,能人善用,你有何打算,只管去做就是。”

    沈珵难得失笑,他看着近在眼前的人,语气却一如寻常,平稳略带笑意。

    “王爷之命,自无不从。”

    文昶在外头翻了半本医书,才终于让赵璟煊传了进去。

    “多日不见,王爷是越发生龙活虎。”文昶进门就径自道,“江太医医术果然高明。”

    赵璟煊也不理他,自己将袖子随意挽了挽,露出一截手腕搭在外头,眼睛转向文昶那个方向,而后道:“不若先号一脉。”

    文昶看了他一眼,上前撩了衣裳下摆坐定,三指搭在赵璟煊腕上,沉吟片刻。

    “何时有此感应?”文昶问。

    “今晨苏醒之时。”赵璟煊道。

    “可视程度若何?”文昶收回手,看了看他的眼睛,又问。

    赵璟煊道:“如蒙单宣,只见轮廓,不可细看。”

    沈珵坐在一侧,端着一盏已有些凉意的茶垂目细品,似是对两人话语充耳不闻。

    文昶指尖在桌面轻敲几下,往沈珵那头看了一眼,道:“复明时日较我推算推前至少一月,你可有不适之处?”

    后半句转向赵璟煊,就见他单手按了按双眼,似是颇为疲惫。

    沈珵闻言抬眼扫了文昶一眼,看向赵璟煊。

    “时候一长便有酸胀之感。”

    文昶闻言一拧眉,沈珵将手中茶盏搁下,杯底磕在几上发出一声轻响。

    “可有缓解之法?”沈珵道。

    文昶看他一眼,却也不敢怠慢,沉吟道:“方法有三。如今因何推前了复明时日我还不知,但王爷体内并无异状,大可不必担心。”

    “方法。”沈珵道。

    文昶“啧”了一声,还是如实道:“由我每日施针,不出半月可解;或在原先方子里加几味药,加重用药剂量,彻底复明时便无此症;再者照原先剂量用药不断,使症状自然消减。”

    沈珵看向赵璟煊,执着一柄玉尺,一下一下敲在手心,没有出声。

    文昶就道:“我偏向照原先剂量用药,贸然加大剂量只恐怕中途又出差错。”

    赵璟煊听了,就点点头,自无异议。

    “那就依文先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