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道》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ixia.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荒谬!你要如何传道?写书本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你学艺不精哪能成事?”百里晋之紧蹙着眉头斥责道,唐婉玉连忙卖乖的眨了眨眼,“我不行还有先生呀,师徒同心,其利断金嘛。”

    百里晋之摆了摆手,不赞同道:“休要提这事了,我平日教授你所书写的东西本就有所疏漏,全仗着你我二人一齐生活,才能给你讲解些许知识。若是就这般流传出去,岂不是误人子弟?”

    似乎是觉得唐婉玉太过幼稚,百里晋之便多提点了两句。

    “你想要传道的心思是好的,但你又如何知道别人是否会认同你的‘道’呢?且先不说写书之难,你要如何把你的‘书’发扬光大?书本来就价格高昂,又有多少人买得起?难道你要自掏腰包?可别忘了,你也是个吃白饭的。就算世人都买得起书,又有多少人能读懂?若想传道,还不如游历各国,向君王们说出你的见解,让君王推行你所赞同的政策。”

    看着唐婉玉似懂非懂的模样,百里晋之长舒一口气,对着她语重心长道:“你啊,还是太年轻。”

    被百里晋之教育一通后,唐婉玉有些犯愁的看了看自己的直播间:

    直播间:名人名士那些事

    主播目标:我是要成为大文豪的女人

    观众人数:580

    今日打赏:毛笔x3,棉花糖x5……

    弹幕:开启(可调整)

    这么久了她的主播等级依然停留在青铜阶段,距离自己订的主播目标也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这还要怎么回家。

    不管怎样,唐婉玉还是不能放弃写书。哪怕是在信息传播困难的古代,不也有许多经典流传于后世吗?既然别人能行,那么她也一定能行。

    尽管在小说并不流行也未能得到推崇的古华夏,她或许不能写小说,但是她能写的也少不到哪儿去。

    她或许手无寸铁,也不知道该怎么促进古代科学的发展,但是她还有思想作为武器。

    古代能人辈出,但是后人可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发展的,汇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又能差到哪儿去呢。她可以写兵书,论哲学,讲治国之策,照样能成为文豪。

    现天下六分,周国势大,秦、北二国次之,再者便是刚刚吞并燕国而消化不良的韩国了……她目前最为熟悉的两个国家就是直接接触过的北国和韩国,最好起笔的自然也是这两个国家。

    “凡治国之道不可一概而论也,然国之势已甚危矣……”唐婉玉穿越的地点便是在北国,但在写下开头后,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接下来该作何描述。

    北国的状况人人皆知,谁都能胡侃两句,但若是要“治本”,不仅需要熟悉北国国情,更要对六国各地形式以及最高统治者有一定了解才行。夸夸其谈谁都会,但是要真正写到重点,正中死穴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她对北国目前一团乱麻的情况毫无头绪,反而是韩国的形式让她思如涌泉。

    唐婉玉闭着眼睛想了想,提笔便在纸上写到,“凡治国之道不可一概而论也,今天下大势已分,六国各别为政,余以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没错,韩国这般情形,恰恰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不谋而合。“以战养战”并不能使国家迅速发展,反而只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治标不治本罢了。

    或许是灵感来了,唐婉玉的大脑高速转动着,她一边写,一边翻看着直播系统给的“世界概况”,她这才明白写书不易是什么意思。

    写了一百字左右,唐婉玉便停下了,毕竟写书这种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思索半天,她在书的最前端写上一个‘道’字,也算是为书命名了。

    只盼着她在这熟悉又陌生的类华夏世界,也能将老祖宗的东西发扬光大吧。

    ……  ……

    百里晋之看着飞来的白鸽,不由心下叹气,这是他所收到的第二封信了。韩临王生性狠毒,此刻叫他去做官,他却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想那亓东之也是大名鼎鼎的文士,可自去年至今日都没再听过他的消息,再加上此前北厉王招他归国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说他不是被韩临王谋害都没人会信。

    更令人感到心寒的便是那北厉王,如亓东之一般响应为了他的号召而死的人不在少数,他却至始至终没当一回事。在国家如此危急的时刻,北厉王还注重享乐,夜里寻欢作乐便罢,白日里也毫不检点,更有甚者,传言他在宫内辱骂亓东之等人是死有余辜。

    百里晋之本就在为写史做准备,可惜他的查访并不顺利,他前往泾国时,泾国便以非世家子弟不许查阅史料为由拒绝了,好不容易到了韩国,什么都还没做便被韩临王派人四处追赶。尽管再不甘心,他也只得先行回乡,再做打算。

    所幸给他写这封信的也不是别人,正是他多年的挚友易瑞文。

    易瑞文和百里晋之不同,他早年便出山,辅佐周午王治理山河,现在已经成了周午王的左膀右臂。这封信便是要百里晋之快些前往各国,搜集写史所需要的材料。

    百里晋之心知这是战争的前兆,易瑞文既然出言提醒,就证明几个国家快要有所动作了。他心下一横,知道此事再耽搁不得,便开始收拾起来。

    这次,他决定以北国为第一站,一切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