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47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笔下文学 www.bixia.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美学原理:

    亚里士多德如何回应柏拉图对艺术的驳难:

    柏拉图对艺术进行批判,提出了两个难题:一个是艺术是真实的影子的影子,是不真实的;一个是艺术从效果上来说,描写内容的不道德带来坏的影响。一个是从艺术本身来谈,一个是从艺术的效果来谈的。亚里士多德给予了回应

    对于不真实,亚里士多德提出艺术和历史的区别,来回应。他的回答脱离不开他对历史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一种历史史料编年的认识,而不是根据一个时间来解释另一个时间,发现历史时间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显然,亚里士多德的历史观带有狭隘性。亚里士多德认为,要写出一个连贯的情节,诗人要显示出动作怎样从动机中产生,动机怎样从环境中产生。但是这只有根据普遍的事,心理规律来解决。因此,亚里士多德并非说诗歌是有哲学性的,而是说它涉及心理学的知识。而历史并非如此。当然此段话,容易使人脱离语境加以引申发挥,得出:诗歌、艺术是普遍的东西或本质的模仿  的结论。

    虽然诗人可以假装有造船的知识,实际上没有,但是他不能伪装有心理学的知识,他必须理解人性,理解人的心理活动。

    (2)净化说,来回答柏拉图的艺术效果难题

    一种理解是,净化,指通过激发情感,提供一种令人愉悦的解脱感。对观众的精神健康又治疗效果。净化说因为论述简单的,带来阐释很多,它是医学的消除不利的情感,还是宗教的不利情感的洁净化。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的恐惧情感,最好是有近亲的伤害带来的,如弑父恋母情结,这是一种远古的禁忌,这种血亲污染需要洁净化。可能的事,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因此后来发现真相后,就带来怜悯,使得俄狄浦斯从污秽中解脱出来。邪恶的行为在情节中被洁净化了。他的认知引起了怜悯,他并非有意为之。

    这种阐释,净化感念是个结构性感念,而非心理分析。它从属于对戏剧的形式分析。净化不是基于观众心里的净化,而是基于戏剧情节的需要。

    这种理解,认为不需要对艺术进行道德审查,只需要进行审美审查。因为,好人不幸福坏人幸福的戏,不是好的悲剧。其他艺术形式也是一样。道德和正义和艺术的审美上的优秀相一致。

    《论崇高》:是古罗马时期朗吉弩斯的文论文章,论述的是文章风格的崇高体,即修辞学上的巧妙和宏伟。有五要素:1.庄严伟大的思想2.是慷慨激昂的感情3.是辞格藻饰,包括思想和语言的藻饰4.是高雅的措辞5.是尊严和高雅的结构。

    三一律:欧洲古典主义戏剧所遵循的一种创作法规。它明文规定剧本必须地点一致,时间一致,动作情节一致按一条主线进行。

    柏拉图的“迷狂说”

    (1)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2)继第一步之后,诗人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3)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揭示了灵感的来源和非理性特征,并极大地弘扬了非理性精神,但迷狂说在他整个理性主义体系下仍坚持了理性主义的立场。

    4.黑格尔对三个艺术发展类型:

    (1)象征型艺术

    关于象征,黑格尔是这样界定的:“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

    (2)古典型艺术

    黑格尔看来,古典型艺术结束了象征型艺术意义与形象分裂的状态,使二者实现了和谐统一,艺术遂结束了它的前艺术时期,进入了“真正的艺术”时期。 “古典型艺术是理想的符合本质的表现。”

    (3)浪漫型艺术

    古典型艺术还只是“精神在它的直接的感性形象里的美的显现”,而浪漫型艺术是精神超越了直接的感性显现,达到“自己与自己的融合”。故浪漫型艺术有着更高的精神美。

    1.柏拉图的“模仿说”

    答:对于柏拉图来说,艺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模仿的,其他工艺不是。

    造出各类事物的共相,就是理式。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只是型式的摹本。比如一张床,三个点确定一个面,四条腿把床面平稳地支离地面,供人睡眠使人的肌肤和骨路不至于受到风湿的伤害。在柏拉图看来,床之为床,有一个人们可以共间接受的先验的迎式.即床的共相。现实世界工匠所制作的各种个别的床,只不过是先验理式的一种摹本,或叫幻相。

    模仿的艺术,有两种:一种模仿者可以尽可能准确地再造模型的实际性质,生产一个真正的相似物。如再造一个真实的凳子,批量生产凳子;一种模仿者从某个视点观察时看上去的样子。

    即一种外在的相似性,一种外观。

    模仿的艺术在于欺骗性的外观的制造。因此表象性艺术没有模仿对象的知识,不能再造出事物本身。

    模仿的艺术与真理隔了两层,对于真实没有把握。将使人和其他模仿艺术家排在第六位。具有虚假性,没有真理。

    2.莱辛在《拉奥孔》中怎样谈论诗和画的界限?

    答:莱辛认为.诗与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万面:

    首先,希腊的造型艺术以美为最高法律.而诗则可以表现丑。

    第二,诗与画友塑造形象的方式上有很大区别。莱辛认为,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是空间艺术,而诗是时间艺术。莱辛从绘画与诗用来摹仿媒介或手段、摹仿的对象、产生的效果等方面来探讨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特殊规律。

    第三点,认为造型艺术是空间的艺术.只能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瞬间.而诗的表现则完全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在时间上自由地表现事件发展的历程。莱辛从诗与回的界限中发现了艺术中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

    菜辛认为,“造型艺术是通过物体来暗示物体”,在事物的静态形式中体现出动态,以有限的富有孕育性的顷刻,显承山无限丰富而深刻的意蕴。相比于造型艺术,待的表现是自由广阔的.完全不受时间的限制。诗的最高法律是它的真实性,它常常以人物的高贵品质吸引我们.而主要不在于美的肉体的描述。与绘画相比,描述美的肉体不是诗的强顶,诗通常通过对其感染力的描述

    留给读者去想象。

    拉斯《诗艺》中典型主义美学思想

    答:贺拉斯在自己的创作和欣赏中,竭力推祟古希腊文学,主张向古希腊文学学习,以古希腊的文学作品为典范。他在《诗艺》中曾对皮索父子说:“你们应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这种以古希腊文学作品为典范的文学主张,被称为古典主义,而贺拉斯就是罗马古典主义的奠基人。

    贸拉斯强调耍向希腊文学的精品学习,主张摹仿古希脸文学精品,而不同于亚里土多德要求摹仿自然,这主要是针对当时的一般罗马诗人基础太差而言的。在缺乏起而的文学基础的背景下,仅仅强调独到,是很难产生优秀作品。同时,贺拉斯也并非只是强调摹仿而反对创新。内强调想象和虚构,都反映出他并不片面地追求亦步亦趋地摹仿古人。

    另外也要看到,贺拉斯在对艺术技巧的借鉴巾,过分地拘泥于希腊作品的形式,甚至将其程序化.不仅是刻板的,而且对后来古典主义产生了相当的消极影响。他曾经根据当时的戏剧实际和观念的心理期待提出:“如果你希望你的戏叫座,观众看了还要求再演,那么你的戏最好是分五幕,不多也不少。不要随便地把神湾下来,除非遇到难解难;分的关头非请神来解救不可。也不要企图让第四个演员说话。”M’这些具体的规定,在当时有—’定的合理性。但是,后人把它作为僵死的教条,不顾作品表达内容的实际,限制作品的创新,显然是不当的。贺拉斯提到的“帝王将相约业绩、悲惨的战争,应用什么诗格来写,荷马早巳作了示范”M’是指一种六:步诗行。贺拉斯的其他见解如“先落火光,然后大冒浓烟”、“尽快地揭示结用,使听众及早听到故事的紧要关头”。作为方法是可以的,但如果作为原则,就有点死板了。